当前位置:阿力茶叶网 >文化 > 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

导读:"" 栏目下【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一文 是由 林俭幼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306 个文字, 预计需要4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茶具"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茶叶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在茶成为饮料后,与之相配套的茶具开始出现。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当为陶制的缶,是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当时的功能既是茶具,又是酒具、食具。公元前206年至8年,西汉王褒《僮约》载:“烹荼尽具,已而盖藏。”是中国茶具史上最早记述茶用器具的史料。但这里所说的茶具泛指烹茶时所使用的器具而非专用茶具。考古发掘则表明,江浙上虞地区出土的一批西汉时期的瓷器,其器型有碗、杯、壶、盏等,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具。


     法门寺地宫所藏饮茶器具,自唐成通十五年(874)封存,1987年出土,至今已有1130多年历史。这些宫廷饮茶器具,大致可分为四类。


     1、金银茶器:用金银精制而成,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等级的茶具,其中有炙茶用的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笼子、金银丝结条笼子,碾茶用的鎏金壶门座茶碾子,罗茶用的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贮茶用的鎏金银龟盒,放调料用的摩羯纹蕾纽三足盐台、鎏金人物画银坛子,煮茶用的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系链银火筋、鎏金飞鸿纹银匙子,以及调茶、饮茶用的鎏金伎乐纹调达子等。


     2、秘色瓷茶器:为茶碗,计有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等五件,分为青绿色釉或青色釉,它们造型活泼,朴素大方,揭开了历史上只见其文,不见其物的秘色瓷茶器之谜。五代时,割据南方江浙一带的吴越国王钱镠,下令生产青瓷质量最好的越窑,只准烧皇室使用的器物,庶民不得使用,这一时期的青瓷器被人们称之为“秘色瓷”。秘色瓷由于为宫廷控制。

其制作工艺流程民间也就不得而知。清人评述它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现代人根据在浙江杭州及邻近的临安相继发掘的钱氏墓地中出土的包括茶碗在内的青瓷器,推断其为秘色瓷。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器具将秘色瓷最早出现的年代,从五代提前到唐代。


     3、琉璃茶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在同时出土的《物账碑》有明确记载。它虽然造型简朴,质地微显混浊,却给人以执著追求之感,是地道的中国式茶具制品,表明中国的琉璃茶具至迟在唐代已经起步。同时从琉璃茶器的造型也不难看出,在使用这些茶器时为免于烫手,唐代或在唐代以前,我国已经创造了高圈足的茶托。


     4、其他茶器:在陆羽《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器中包括清洁茶具的洁净物,在法门寺出土的器物中,也有食帛、揩齿布、折皂手巾等卫生用具,分别是供擦拭各种茶具和清洁饮茶者口、手之用。


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


     四、宋代茶具


     自唐及宋,中国饮茶风气日渐高涨,特别是宋代宫廷禁苑和地方官吏、文人学士的尚茶、崇茶,以品茶为雅的做法,进一步推动饮茶之风吹遍全国。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著《茶录》、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一个官居宰相,一个贵为皇帝,他们也参与茶事,撰写茶书,这在中国饮茶史上是仅见的。在这种氛围下,使茶叶成了举国之饮。

宋人饮的仍然是饼茶,茶叶加工方法无多大变化,所以饮茶方法及所用器具,与唐代相差无几。史料表明,北宋初期,人们饮茶时,还要把饼茶碾碎,过罗成末,再经煎茶或点茶,方可饮用。只是碾茶之前的炙茶,已不如唐代那么强调,主张视茶而行。只有经年陈茶才用“钤”炙茶;若新茶,则不再炙茶。以后,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饮茶的主要方法。


以上是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cha/s63-5.html
0大家对 中国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 的评论

热门经验

「茶具」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