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育儿网 >1-3岁 > 幼儿营养 > 小儿出牙期要护理口腔卫生

小儿出牙期要护理口腔卫生

导读:"" 栏目下【小儿出牙期要护理口腔卫生】一文 是由 何颖升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061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婴儿"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育儿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婴儿时期所出的牙,称为乳牙,出牙时间早的在生后4—5个月即萌生,晚的到9—10个月才出。一般1岁时出6—8只牙,2岁时出18—20只牙,出牙的总数约为月龄减4—6只。乳牙共20只。婴儿出牙时主要表现咬奶头、汤匙或手指,这可能是由于出牙时引起牙龈不舒服所致;口水增多,平时不流口水的孩子这时也流口水;哭闹,因为牙齿萌出较慢,牙龈轻度疼痛所致,个别孩子可能有低热,有的甚至轻度腹泻。有以上表现时,可给孩子

婴儿时期所出的牙,称为乳牙,出牙时间早的在生后4—5个月即萌生,晚的到9—10个月才出。一般1岁时出6—8只牙,2岁时出18—20只牙,出牙的总数约为月龄减4—6只。乳牙共20只。婴儿出牙时主要表现咬奶头、汤匙或手指,这可能是由于出牙时引起牙龈不舒服所致;口水增多,平时不流口水的孩子这时也流口水;哭闹,因为牙齿萌出较慢,牙龈轻度疼痛所致,个别孩子可能有低热,有的甚至轻度腹泻。有以上表现时,可给孩子咀嚼一些较硬的食物,如馒头、烤面包干或饼干等,多喂开水。等牙齿一露出,齿龈冒白尖时,上述症状便会自行消失。
  为了让孩子有副健康的牙齿,孕妇应注意营养,多吃富含钙、磷的绿色蔬菜和豆制品,多吃钙片和鱼肝油。小儿生出牙后,应及时添加辅食,经常咀嚼较硬的食物,锻炼咀嚼肌,促进颌骨和牙齿的发育,多晒太阳,多吃富钙、磷的食物,必要时补充钙片和肌肉注射维生素D。吃糖后注意漱口,睡觉前最好不要吃糖。父母应多留心观察,因为吃空奶头、吸吮手指和睡眠姿势不正确等,都可引起牙齿发育异常。如有龋齿,应及早治疗,还应注意小儿的口腔卫生。

  6—7个月的婴儿,乳牙开始萌出。有许多婴儿在牙齿接近萌出时,由于牙床神经受压,牙龈发痒,爱把小手放在嘴里吸吮或喂奶时咬奶头。由于婴儿出牙时唾液分泌增加,常流口水,少数会睡眠不安,轻度发热等。应加强婴儿的护理、以免牙龈和口粘膜感染发炎。其方法如下:①补充容易消化和富有蛋白质、钙质的食物,促进婴儿身体和牙齿的健康生长。②将面包干、烤馒头片或条索状的硬性食物让孩子咬嚼,会刺激牙床,促进牙齿尽快萌出。③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干纱布或棉签蘸20%的硼酸或苏打水,轻轻擦洗牙床。适当多喂开水,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残留。保持口腔周围干燥清洁,经常用柔软毛巾擦干口腔周围的水。

  为了预防龋齿,可多加喂牛乳和蔬菜,这些食物可提供牙齿生长所必需的钙和磷;鱼肝油或维生素D能帮助婴儿摄取钙和磷,也可强壮牙齿。另外,鲜橙汁、番茄汁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帮助婴儿的牙齿更坚实。

  此外,一些疾病,如克汀病、迁延很久的感染、佝偻病等,可使婴儿牙齿生出较迟。一般性的疾病不会影响婴儿出牙。出牙的迟早因人而异,差别相当大,有些婴儿在1岁时才出第1颗牙,而婴儿血钙的测定值正常。因此,出牙早迟与母亲和婴儿的血钙关系不大。通常出生后6—7个月起开始出牙,稍晚些也不能认为婴儿发育不良。母亲要懂得预防蛀牙的知识,婴儿出牙后,自己还不会刷牙,母亲还应该时常用干净的脱脂棉花擦净婴儿的牙床,特别是要注意临睡前不要给婴儿吃含乳糖及砂糖的饮料。

以上是小儿出牙期要护理口腔卫生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小儿出牙期要护理口腔卫生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yuer/s4606.html
0大家对 小儿出牙期要护理口腔卫生 的评论

热门经验

「婴儿」相关内容

「牙齿」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