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育儿网 >1-3岁 > 幼儿营养 > 小儿夏季发热、多尿的中医预防方

小儿夏季发热、多尿的中医预防方

导读:"" 栏目下【小儿夏季发热、多尿的中医预防方】一文 是由 叶昂泽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239 个文字, 预计需要4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婴幼儿护理"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育儿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加之发汗机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缓慢,难以适应夏季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

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加之发汗机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缓慢,难以适应夏季的酷热环境,故造成发热持久不退,其中尤以营养、发育较差或病后失调的孩子发病率为高。

中医理论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暑热熏蒸,暑热乘虚侵袭肺胃,肺气失宣则汗闭,汗闭热不能泄,因而发热不退;暑气内蕴,耗伤胃内阴津,而致口渴喜饮;暑热伤气,气不能化水,故尿清长而频。汗与小便,同属津液所化,异物同源,汗闭尿更多,尿多阴津更伤,结果患儿便口渴喜饮。如此形成发热、无汗、多饮、多尿的主要症状。且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治而愈。

虽然“夏季热”可不治而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因“夏季热”长期发热,会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及时防治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下面介绍常用防治小儿夏季热的方法,供家长参考。

一、勤洗澡

由于皮肤稚嫩、皮下脂肪少,容易受损。夏天气温高,加上溢奶及大小便的污染,夏天因根据皮肤清洁情况每天清洗两次,保持皮肤毛孔通畅,洗完后用清洁柔软的干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换上清洁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

二、多喂水及果汁

夏季天气炎热,婴幼儿代谢旺盛,需要的水分较多,而消化吸收功能往往受高温影响相对不足,因此多喂些白开水及果汁以补充因气温高而丢失的水分,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三、常换气,勿受凉。

有条件的家庭居室内是尽量安装空调,但要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一般维持在26℃-28℃为宜,防止孩子受凉感冒;孩子不能正对出风口,每隔2小时至少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四、避免冷饮

摄入冷饮会伤害婴幼儿牙齿发育及引起小儿胃肠道疾病,因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受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影响代谢。

五、中医养生食疗方

1、鲜荷叶1张,鲜冬瓜250克,食盐少许。将荷叶洗净,煎碎,冬瓜洗净切片,加水500毫升同煮。加盐少许调味,分次吃瓜饮汤,日1剂,可用于防治暑伤肺胃型的小儿夏季热。

2、白扁豆15克,赤小豆20克,淮山药15克、木棉花15克,薏苡仁20克,鲜荷叶半张,灯心草5扎,大米75克,慢火煮粥,以豆熟透为度。分2餐服粥,日服一剂,可防暑湿伤脾之小儿夏季热。

3、干紫苏叶、荷叶、藿香、鸡蛋花各5克切碎,开水冲泡,日服1剂,分次服用,可用于防治暑湿之小儿夏季热。

4、青天葵3克,金银花5克,扁豆花、淡竹叶、荷叶各3克,西瓜翠衣5克,丝瓜络3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3次。可用于小儿夏季高热证。

以上是小儿夏季发热、多尿的中医预防方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小儿夏季发热、多尿的中医预防方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yuer/s3555.html
0大家对 小儿夏季发热、多尿的中医预防方 的评论

热门经验

「养生」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