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鉴别 > 狼毒的鉴别方法

狼毒的鉴别方法

导读:"" 栏目下【狼毒的鉴别方法】一文 是由 柯子胤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2154 个文字, 预计需要6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植物"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狼毒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结、下气行水、杀虫的功能。用于寒热水气、肿胀、痰饮咳逆、恶疮鼠瘘,外用于淋巴结结核及疥癣等病症。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或

狼毒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结、下气行水、杀虫的功能。用于寒热水气、肿胀、痰饮咳逆、恶疮鼠瘘,外用于淋巴结结核及疥癣等病症。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及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

1.月腺大戟:属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肥厚肉质,纺锤形至圆锥形,外皮黄褐色,有黄色乳汁。茎直立,绿色,基部带紫色。叶互生,无柄,茎下部叶小,向上渐大,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中脉粗大,两面光滑无毛。总花序腋生或顶生,通常顶生的有5伞梗,基部具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长卵形的叶状苞片5片,每伞梗再两叉状分枝,分枝处:角形或广卵形苞片2片,分枝先端具2片较小苞片及一杯状聚伞花序。,有三角状扁球形,无毛。种子棕褐色,圆卵形、平滑。花期4~6月,果期5~7月。喜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

2.狼毒大戟:形状与上种相近,但根肥厚肉质,长圆锥形,红褐色或褐色,有白色乳汁。总花序多岐聚伞状,顶上,通常5伞梗,基部轮生叶状总苞片5,每伞梗又生出3小伞梗或再抽第三回小伞梗。蒴果密生短柔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喜生于草原向阳山坡。

3.瑞香狼毒:(又名红狼毒)属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圆柱形。茎丛生,平滑无毛,下部几木质,带褐色或淡红色。单叶互生,较密,狭卵形至线形,全缘,两面无毛,老时略带革质,叶柄极短。头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萼常呈花冠状,白色黄色或带紫红色,萼筒呈细管状,先端5裂。果卵形,种子1枚。花期5~6月。生于高山及草原。

产地与分布 1.月腺大戟:主产河南、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除上述地区销用外,并销上海、浙江、湖南等省。

2.狼毒大戟:主产东北三省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除销上述地区外,并销北京、河南、陕西、贵州、安徽等地。

3.瑞香狼毒:主产内蒙古、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省。销内蒙古、北京、山西、陕西、甘肃、江西、四川等省。

鉴别要点 月腺大戟、狼毒大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切面棕黄色,有黄褐或黄色维管束形成的同心环纹,气微,味甘;后者则切面黄白色,有明显的黄白色或黄棕色相间的维管束组成的同心环,久置颜色变深,水湿有粘性,味甘有刺激感。瑞香狼毒则根茎呈圆锥形或纺锤形,根头部有残余地上茎,表面棕褐色,具扭曲纵沟及隆起横生皮孔,质韧,断面黄白色,棉毛纤维状,味淡,嚼之发粘,有毒。

至于广东销用的海芋,系天南星科植物,切面白色粉性,类似生南星片。

名典鉴别 ①汉?《神农本草经》:“狼毒,味辛平。一名续毒。生山谷。”②梁?《名医别录》曰:“狼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陈而沉水者良。”③陶弘景曰:“宕昌亦出云。乃言止有数亩地生,蝮蛇食其根,故为难得。亦用太山者。今用出汉中及建平。云与防葵同根,但置水中沉者为狼毒,浮者是防葵。俗用亦稀,为疗腹内要药耳。”④唐苏恭曰:“今出秦州、成州,秦亭原在二州之界。秦陇地寒,元无蝮蛇。此物与防葵都不同类,生处又别,太山、汉中亦不闻有,陶说谬矣。”⑤宋?马志曰:“狼毒叶似商陆及大黄,茎叶上有毛,根皮黄,肉白。以实重者为良,轻者为力劣。秦亭在陇西,奉高是太山下县。陶云沉者是狼毒,浮者是防葵,此不足为信。假使防葵秋冬采者坚实,得水皆沉;狼毒春夏采者轻虚,得水皆浮。且二物全别,不可比类。此与麻黄、橘皮、半夏、枳实、吴茱萸为六陈也。”⑥韩保昇曰:“根似玄参,惟虚浮者为劣也。”⑦苏颂曰:“今陕西州郡及辽、石州亦有之。状如马志所说。”⑧明?《本草蒙筌》:“狼毒,味辛,有大毒。出陕西郡州,似商陆苗叶。采根八月,肉白皮黄。重实者良,浮虚者劣。”⑨李时珍曰:“狼毒出秦,晋地。今人往往以草闾茹为之,误矣。见闾茹下也。”清代本草未见有狼毒的记述。

快速鉴别 1.月腺大戟:多为横、斜或纵切片,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块状,直径1.5~3cm,厚0.5~lcm。栓皮灰褐色,为重叠的薄片状,易剥落而显棕黄色,切面黄白色,有异形维管束形成黄褐色或黄色大理石样同心环。黄褐色或黄色部分常有凝聚的分泌物。质轻,折断面有粉性。气微,味甘,有毒。

2.狼毒大戟:多切成类圆形的纵横块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栓皮成重叠的薄片状,易剥落。切面不平坦,有明显的黄白色相间或暗棕色与白色相间的同心环,久则颜色深,呈棕褐色。体轻易折断,断面粉性,以水湿之显粘性。气微,味甘并有刺激感。有毒。

3.瑞香狼毒:根为膨大的纺锤形、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分枝,长7~30cm。根头部有残余地上茎,表面棕褐色,具扭曲纵沟及横生隆起的皮孔疤与侧根或根痕。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心木质部黄白色,外围韧皮部白色,呈棉毛纤维状。无臭,味淡,嚼之发粘,有毒。

此外,广东以天南星科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的根茎作狼毒销用。形状是:根茎切片呈长椭圆形或圆形,边缘多卷折,厚3mm左右。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质脆,断面白色或黄白色,粉质。

以上是狼毒的鉴别方法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狼毒的鉴别方法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521.html
0大家对 狼毒的鉴别方法 的评论

热门经验

「植物」相关内容

「大戟」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