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词典 > 根茎类 > 红大戟

红大戟

导读:"" 栏目下【红大戟】一文 是由 骆菘曦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909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红大戟"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英文名】 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制法】 醋大戟:将原药材拣净,加醋浸拌,放锅内煮至醋被吸尽,取出切段,晒干即可(每100斤药材用醋30~50斤)。【性状】本

【英文名】 RADIX KNOXIAE

【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制法】 醋大戟:将原药材拣净,加醋浸拌,放锅内煮至醋被吸尽,取出切段,晒干即可(每100斤药材用醋30~50斤)。

【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 ~10cm,直径0. 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无臭,味甘、微辛。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功毒消肿散结。用于胸腹积水,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者由数列导管组成,渐向内呈单列或单个散在。射线较宽。薄壁组织中散存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及含红棕色物的分泌细胞。

(2)取本品粉末1g,置试管中,加水10ml,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 1滴,显樱红色,再滴加盐酸酸化后,变为橙黄色。

(3)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30ml,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大戟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功毒消肿散结。用于胸腹积水,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 1.5 ~3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以上是红大戟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红大戟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1598.html
0大家对 红大戟 的评论

热门经验

「红大戟」相关内容

「大戟」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