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特色中医 > 中医常识 > 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

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

导读:"" 栏目下【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一文 是由 洪世朔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2650 个文字, 预计需要7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中医"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历代中医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对初学中医者来说,如何选择入门时的必读书和参考书是很关键的。由于许多中医古籍文义深奥,一时往往难以为初学者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前辈医家多主张先采用文字浅近、内容简要、说理明白、易记易诵的一些书作为初学的入门书。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修园)就曾为此费了不少心血,编撰有多种启蒙入门医书。如《医学三字经》以三言歌诀的形式,概述医学源流及内、妇、儿常见病证方剂;《医学实在易》以浅近

历代中医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对初学中医者来说,如何选择入门时的必读书和参考书是很关键的。由于许多中医古籍文义深奥,一时往往难以为初学者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前辈医家多主张先采用文字浅近、内容简要、说理明白、易记易诵的一些书作为初学的入门书。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修园)就曾为此费了不少心血,编撰有多种启蒙入门医书。如《医学三字经》以三言歌诀的形式,概述医学源流及内、妇、儿常见病证方剂;《医学实在易》以浅近的文字简述中医理法方药,并附有歌诀;《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等,则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习入门提供了方便。陈氏堪称古代医学普及教育家。其他如明代李梴编撰的《医学入门》,内容从医家传略、医论到脏腑、经络、针灸、诊法、本草,乃至各种病证及其治疗用药、急救方药等无所不容,并以歌赋为正文,辅以注文说明,是一本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医学入门书。还有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也是一本从理论到临床的医学门径书。中药方面的入门书有《药性赋》、《本草便读》等。方剂除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外,还有汪昂的《汤头歌诀》等。1934年陈景歧曾辑有《中国医学入门丛书》十六种,内容也很浅近。但是仅凭这些入门书籍是不能精通医理,亦难以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初入门庭之后,进一步研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典籍,才能登堂入室,学有根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医院校,编出了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并一再修订再版。这套教材用现代汉语撰写,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医学的主要内容,有概念清楚、条理分明、学术理论平正公允、观点较为统一的优点,无论对在校从师学习或个人自学都是很合适的入门教材。学者按先基础理论,后临床各科的次序,循序渐进地认真学习,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此外,上海中医学院近年编写出版的中医基础系列教材,计有《中医学导论》、《中医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诊法学》、《中医辨证学》、《中医防治学总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学术史》、《中国医学史》等十种,也是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

重要的还在于学习中医的同时,必须加强古文的学习。古文是学习中医的工具,有了较好的古文根底,则为进一步学习经典及历代医籍创造有利条件。就近代许多著名中医学家而言,几乎无一不是具有深厚的古文基础的,如任应秋老师就曾自述其学习过程,从四岁开始通读十三经,先后经历十四年,老师都是清代秀才、举人、进士。他说:“我的古汉语知识,便从此打下了基础,也是我后来学习中医学较雄厚的资本。”

系统学习各科中医教材,也只能说是对各科的入门而已,欲得深造还必须选读部份原著。在经典医著方面《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二部分)、《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必读的,《神农本草经》应作为中药学的重要参考书。对这些经典,应在通读的基础上,选择重要内容,参考后世注释进行精读熟读。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源,内容十分广博,但篇幅过于浩繁,学习者可先选择一些有关阴阳、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容,以及部分病证的专论加以精读,重要的论述应熟记背诵。可以参考张景岳《类经》、张志聪《集注》、马莳《注证发微》等各家注释进行研读。待学有所成,临证数年后,再回头重新通读和深思其精义,则会有新的体验和“更上一层搂”的感觉。许多当代名医的治学体会都充分肯定了反复阅读《内经》的价值和作用。

《难经》是为解释《内经》的疑难而设,应结合《内经》进行学习,可参考徐大椿《难经经释》。

《伤寒论》不仅是一部论述热病证治的专著,更是一部充满辨证论治精神的不朽经典。对其398条原文(赵开美复刻本)应该全部逐条细读、熟读,在每条条文中以及各条文之间加以探求、体会。研读时可参考一些注释本,如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尤怡的《伤寒贯珠集》等书。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是论治杂病的专著,原文也应加以通读。注家可选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和《金匮方歌括》等。对于这些经典最好先看白文本,反复诵读之后,再参考注家注释。诸家注释各有所长,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参考时要有己见,合则留之,不合则去之,不可囫囵吞枣。对于精僻的注释也应熟记。

温病学方面,王孟英辑的《温热经纬》、吴鞠通《温病条辨》应属必读。除条文外,尤应留意编著者的自注。

诊断学方面,内容大都散在于备综合性医书中,专著如李时珍《濒湖脉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略》等可资参考。

中药方面,除《神农本草经》外,李时珍《本草纲目》是最重要的,它如汪昂的《本草备要》等。方剂则有汪昂《医方集解》、严苍山《汤头歌诀续集》等。

临床各科,以《医宗金鉴》的“各科心法”较为理想。这是乾隆年间由政府组织编撰的一套丛书,内容丰富,提纲挈领,理法方药齐全,切于实际,其以歌诀形式加以概括,便于记诵,曾是清代太医院官学生的主要读本。沪上名家孟河丁甘仁先生在声名极盛的晚年,仍常挑灯诵读不已。宜于熟读的临床医籍甚多,早者如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专著,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和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的《千金要方》(孙思邈);晚者如金元时期刘完素的《河间六书》、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李杲的《东垣十书》、朱震亨的《丹溪心法》。明清时期如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王肯堂的《六科证治准绳》、张璐的《张氏医通》、喻昌的《医门法律》、尤怡的《金匮翼》、徐大椿的《兰台轨范》、林佩琴的《类证治裁》等等,都是著名的临床医著,各有特色,融会贯通,最有得益。待有一定临床基础之后,再浏览前贤各家医话医案,也大有裨益。总之学医与做学问一样是没有捷径的,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刻苦钻研,定有成效。

近代中医名家萧龙友先生曾说:“初学应读之书尚多,如喻嘉言《医门法律》、徐灵胎《慎疾刍言》、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伤寒论浅注》及《金匮要略浅注》之类。学者能聆会诸书之后,再读《内》《难》以求深造。”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工作小组,根据萧龙友、袁鹤侪、于道济、龚志贤诸先生的提议作出的总结性意见中有两条是: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内经》四书为学习中医必修之经典。二、四部书应从《伤寒论》学起,或《伤寒论》、《本草》同时并进。在学习有困难时可参看《伤寒释义》、《本草问答》等比较浅显的书。这确实是学习中医者的指南。

现在大家知道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了吧,具体看上文介绍,另外小编洪世朔在上文还介绍了的相关内容,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用哦!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98.html
0大家对 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 的评论

热门经验

「中医」相关内容

「伤寒论」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