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常识 > 儿科中药用量及煎煮要点与服法

儿科中药用量及煎煮要点与服法

导读:"" 栏目下【儿科中药用量及煎煮要点与服法】一文 是由 龚琳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2116 个文字, 预计需要6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中药"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一、儿科中药用量小儿中药用量,与成人有别,在临床处方用量时,不能简单地把成人的用量用于小儿,必须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等方面,采用合理的用量。由于小儿用药一般均中病即止,用药时间较短,加上给服时药物多有浪费,所以小儿中药用量按年龄较成人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的中药,更是如此。但对辛热、苦寒、攻代及药性较猛烈的药物,在使用时对其用量必须严格按比例用量。为方便

一、儿科中药用量

小儿中药用量,与成人有别,在临床处方用量时,不能简单地把成人的用量用于小儿,必须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等方面,采用合理的用量。由于小儿用药一般均中病即止,用药时间较短,加上给服时药物多有浪费,所以小儿中药用量按年龄较成人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的中药,更是如此。但对辛热、苦寒、攻代及药性较猛烈的药物,在使用时对其用量必须严格按比例用量。为方便临床上计算方便,可按成人中药一般用量为准,进行折算:

如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成人一般用量,可按《方剂学》所制订的标准,但决非最大用量,更不是医生的个人经验用量,如黄芪、太子参、白术等为9克,麻黄、细辛等为3克等。以黄芪为例,成人用9克,新生儿在处方中用1.5克,婴儿用3~4.5克,幼儿及幼童用6~9克,学龄期儿童用9克。

二、煎煮要点

煎煮中药器具的选择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砂锅、铁锅、铜锅、铝锅、搪瓷杯、不锈钢锅等各种器具性能不尽相同。有的适合用来煎煮中药,有的则不适合用来煎煮中药。其中砂锅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但砂锅的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且易破碎。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铝锅不耐强酸和强碱,从pH1~2或pH9~10的煎液中可检出铝离子,故对酸碱性不很强的复方仍可选用。铁锅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煮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严重影响汤剂质量。铜锅的煎出液中可检出微量铜离子,也能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所以,一般认为,铁锅、铜锅、铝锅等不宜用作煎药的器具。而砂锅、搪瓷杯、不锈钢锅等可以作为煎药的器具。

中药煎煮时水的掌握

煎药最好使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钙、镁离子与中药成分发生沉淀反应。水的用量一般为中药量的5~8倍(重量),或加水浸过药面2~10cm。(药物量大,则水漫过药面2cm即可;而药量小,则水漫过药面应高一些。)

煎煮前中药浸泡时间的掌握

多数中药需要在煎煮前加“冷水”浸泡适当时间,使中药组织润湿浸透,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煎出,一般认为浸泡半个小时比较合适。

中药煎煮火候的掌握

一般先用大火,即“武火”煎煮,待药沸5分钟后,改用小火,即“文火”再煎20~30分钟。滤出药液后,再加水煮第二煎。第二煎应加开水,以防止凉水激药而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一般第二煎加水约300ml,仍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15~20分钟即可。分别将两煎的药液静置沉淀,去掉底部沉淀的药渣。亦可将两次滤出的药液混合静置沉淀,去掉底部沉淀的药渣后备用。

特殊中药的煎煮法

1.先煎类

⑴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宜打碎先煎30分钟。

⑵有毒的中药,如乌头、附子、商陆等,要先煎、久煎1~2小时,才能减毒。

⑶有些植物药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等。

2.后下类

⑴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如薄荷、藿香、青蒿等均应后下;细辛是否要后下目前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可在其他中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为佳。

⑵不宜久煎的中药,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

3.包煎类 一般以布袋装之后系口,放入药中同煎。

⑴花粉类中药,如松花粉、蒲黄;细小果实与种子类中药,如葶苈子、菟丝子、苏子;或为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药物疏水性强,易浮于表面或沉于锅底,故均应包煎为佳。

⑵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等易黏糊锅底焦化,亦需包煎。

⑶附有绒毛类中药,如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故需包煎。

4.烊化类 一般是指将药物放入耐热的容器中,如玻璃杯等。隔水加温后,使其熔化后,对入煎好沉淀后的药液中同服。亦可将装有药物的耐热玻璃杯等放入高压锅加温使其熔化亦可。胶类或糖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等采用烊化服用。

5.单煎类 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等需要使用小泥壶以布裹壶嘴,包壶盖,文火慢炖取汁对服为佳。

6.冲服类 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牛黄、三七、麝香、羚羊角、朱砂等宜研极细粉,用汤剂冲服;芒硝、玄明粉也可溶化后冲入汤剂服。

7.榨汁类 鲜药类,如西瓜翠、鲜生地、生藕、鲜姜、鲜芦根等,可直接榨汁后,将汁对入煎好的药汤中服用。

三、儿童中药汤剂的服法

儿童服用中药,采用温服为好,一般温度在20℃~30℃之间为佳。不可冷服,否则易伤其阳气,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火伤其脾胃,引起腹痛。药液亦不可过热,以防烫伤患儿食道。特殊情况,可采用寒药温服、热药冷服的服药法。

小儿由于生理上的特点,肠胃吸收功能较差,而排泄较快。为了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需要采用少量多次服药的方法;同时,小儿服药困难,一次喂服大量的中药,不但难于达到服药的目的。而且勉强灌入,亦可引起呕吐。因此,小儿服用中药汤剂,宜采用少量多次喂服的方法。、要注意避开喂奶和进食的时间半小时以上。一般选用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半小时,睡觉前分4次喂服为宜。对小婴儿可分多次代水频服,服完一日的剂量即可。

以上是儿科中药用量及煎煮要点与服法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儿科中药用量及煎煮要点与服法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491.html
0大家对 儿科中药用量及煎煮要点与服法 的评论

热门经验

「中药」相关内容

「中医」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