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病理 > 中医诊断 >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导读:"" 栏目下【《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一文 是由 岑修聪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015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阴阳学"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内经》在脉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因为脉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通过《内经》将古代医经家对脉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脉法内容尽管并不很

《内经》在脉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因为脉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通过《内经》将古代医经家对脉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脉法内容尽管并不很统一系统,但非常丰富,它代表了起源和初步发展两段时期的具体内容,尽管方法形式内容多样,但有一个中心就是以阴阳学说做为认识方法,并以脉做为表达阴阳学说的实践,从而丰富了阴阳学说在中国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亦与中医学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治疗、养生、预防等方面的大量临床科学实践,使后世乃至今日的中医学中,阴阳学说已经与先秦开始使用阴阳学说时,已经有了质上的不同是一样的,彼时看重用阴阳推演一切,但后来的发展则逐渐充实了实践的内容,证实了阴阳学说的合理内涵,并以它作为理论方法推进中医学的实践与发展。因而中医已经早就形成了科学,而不是象先秦时期刚刚使用阴阳等(包括五行)学说时那样的较典型的自然哲学性质的东西了。历代脉学的发展亦是重要的科学实践与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工作,亦是受《内经》的影响和继承《内经》而进行的。

“脉法”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气”,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诊是《内经》介绍给后A的,后世的脉法完全是诊脉动的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诊寸口分别说的具体方法,但在《内经》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寸口脉的重视,如人迎脉口的诊法、尺寸诊法、色脉尺诊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独诊寸口法了。历史证明《内经之后不久《难经》、仲景就提出并使用了独诊寸口法,到王叔和著《脉经》独诊寸口法就完成了。如以《内经》著成年代为西汉,则两者相去不过二百年而已,没有《内经》的成就和影响是不会在短短的二百年开创出完整的独诊寸口的诊法来的。

《内经》的脉名脉形和主病主证,尽管有不少与后人不同之处,但学术是发展的,后人主要是继承《内经》的内容,加以总结分析发展而成今天的成就。其间有去取、说解,认识亦有提高,尤其是王叔和的《脉经》是一次很大的进展,但后人确实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做的工作,直至今日《内经》的内容仍在实用不衰,如浮沉大小洪细滑涩等二十几种脉象,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内经》的,辨证主病的原因则亦是出自《内经》的。历代脉书无不并先引用《内经》作为基础,所以说历代脉学的发展,实际是《内经》脉学的发展。

以上是《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20704.html
0大家对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的评论

热门经验

「阴阳学」相关内容

「中医」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