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特色中医 > 针灸穴位 > 针刺可防脑血管病

针刺可防脑血管病

导读:"" 栏目下【针刺可防脑血管病】一文 是由 邢妤碧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281 个文字, 预计需要4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心血管病"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脑血管病是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的风、火、痰、瘀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多发,气候突然交变之时为甚。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为特点的病症。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该病。脑血管病已成为居诸病之首的危机人类健康的疾病。该病除性别、种族、遗

脑血管病是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的风、火、痰、瘀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多发,气候突然交变之时为甚。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为特点的病症。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该病。脑血管病已成为居诸病之首的危机人类健康的疾病。该病除性别、种族、遗传等因素不可人为干预外,其他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只要积极的干预,就会大大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研究证明脑血管病在发作前短则几分钟、数天;长则个把月前都会有各种先兆性的信号出现。如视物模糊不清,眼前发黑;不明原因的出汗或汗出减少等;觉头痛;半身麻木、无力,时而流口水,吐字不清,上述诸症反复多次频繁发作,渐有加重,就要警惕应及时到医院作相关检查。同时运用针灸,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可选取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血压高者加耳尖、膈俞。令患者取适宜体位,常规消毒后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均毫针直刺1.5同身寸,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留针30分钟后起针。百会、耳尖两穴处先用手搓揉至发红发热,常规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各十余滴(也可视血色由深转淡为度)。膈俞穴常规消毒后梅花针重扣至出血,将打火机的火焰调至最大,在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将罐拔于穴位处,留罐1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早在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灸“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预防中风的记载。《针灸大成》指出:“……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三四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普济方》也认为:“凡觉手足或痛或麻良久乃已者,是风将中腹之候,宜灸百会等穴。”《卫生宝鉴》更是描述了作者的自身感觉“予自五月间,口眼歪斜,灸百会等三穴,即止。……自后凡觉神思少异于常,即灸百会、风池等穴,无不立效。”古代医家认为该病发在头部,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玉龙歌》指出:“中风……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若血闭不同,……血海主之。”百会位于巅顶之处,为诸阳脉之会,入络脑,该穴又是督脉的要穴,督脉总络诸阳与肝、肾联系密切。针刺之可使气血得运,髓海得充。近年来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不但有调和经脉、疏通气穴的功能,还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血海宜气健脾、通经活络、化湿祛瘀。三阴交乃足之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滋补肝肾、调理脾胃的作用。膈俞是八脉交会穴中的血会穴,与肝俞、督俞、心俞、胆俞相邻,梅花针重扣至出血并拔火罐,可以起到养阴舒肝、活血化瘀的作用。耳尖三棱针点刺放血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实践证明针刺是切断高脂血症、高糖血症等危险因子发生脑血管病的中间途径,从而有效地保护脑组织,达到预防或降低脑血管病发生的最终目的。 以上是针刺可防脑血管病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针刺可防脑血管病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8793.html
0大家对 针刺可防脑血管病 的评论

热门经验

「心血管病」相关内容

「百会」相关内容

「健康」相关内容

「养生」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