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特色中医 > 针灸穴位 > 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导读:"" 栏目下【蛇串疮的针灸治疗】一文 是由 龚紊川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888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脉弦"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蛇串疮是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又有蛇丹、蜘蛛疮等名称。多见于胸背、面部和腰部,好发于春秋两季。[病因病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或因饮食失节而致肝胆火盛,脾经湿热内蕴,复又外感火热时邪,毒热交阻经

蛇串疮是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又有蛇丹、蜘蛛疮等名称。多见于胸背、面部和腰部,好发于春秋两季。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情志内伤,或因饮食失节而致肝胆火盛,脾经湿热内蕴,复又外感火热时邪,毒热交阻经络,凝结于肌肤、脉络而发为疱疹。

[辨证论治]

主症:初起患部皮肤烧灼刺痛,局部皮肤潮红,伴有轻度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丘疹,迅速变为水泡,

如绿豆或黄豆大小,疱液先为透明,后转混浊,三五成群,排列如带状。疱疹在2~3周后,逐渐干燥结痂,愈后一般不留瘢痕。若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口苦口渴,烦躁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若脾虚湿蕴,皮损淡红,疱壁松弛,口不渴,纳呆,便溏,舌体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濡数。若气滞血瘀则皮疹消退后疼痛不止,舌暗红苔白,脉弦细。

分析:湿热毒邪凝结于肌肤脉络而发疱疹。如肝经郁热,热重火动则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火热循经上扰或横窜可见口苦,烦躁易怒。热伤津液故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胆火热之象。如脾虚湿热,脾气虚则皮损淡红,疱壁松弛,纳呆、便溏。湿盛则口不渴。舌胖苔白厚或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象。病久气机郁滞,血脉不通。瘀为痛。舌暗红脉弦细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则:清火燥湿,解毒止痛。

处方:取局部穴、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局部围刺、夹脊穴、合谷、曲池

方义:本病取局部围刺、夹脊穴,以通病所经气;合谷、曲池配合疏导阳明经气,以清解邪毒。

随证选穴:肝胆火盛加太冲、支沟;脾虚湿盛加血海、三阴交;气滞血瘀加膈俞、气海、内关。

[其他疗法]

1. 耳针:胰、胆、肾上腺、神门、肝。毫针刺,强刺激,捻转3~5分钟,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

2. 激光:用7~25伏氦氖激光治疗仪散焦局部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次。

3. 穴位注射:肝俞、足三里、相应夹脊穴。选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射0.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按语]

本病用针灸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忌食辛辣腥发之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用紫外线照射,以防止感染,帮助疱疹吸收。

以上是蛇串疮的针灸治疗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7594.html
0大家对 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的评论

热门经验

「中医」相关内容

「气滞血瘀」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