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大全 > 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

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

导读:"" 栏目下【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一文 是由 孙银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149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中医"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毒。”(《本经》)甘草药性平缓,具冲和正味,补益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正气,适用中气虚羸之一般劳损内伤。补中益气汤、薯蓣丸、八珍汤、保元汤、炙甘草汤温养补益,必用甘草,然其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毒。”(《本经》)

甘草药性平缓,具冲和正味,补益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正气,适用中气虚羸之一般劳损内伤。补中益气汤、薯蓣丸、八珍汤、保元汤、炙甘草汤温养补益,必用甘草,然其功用决非止在补土。

甘草能通降上下,和缓内外,中和药性,具调补之力,如仲景甘草泻心汤治太阳中风,下后心下痞硬,干呕心烦,水谷不能消化,腹中雷鸣下利者,乃误下后中气虚寒,土气郁滞,肝木不疏。若无甘草温补中土之虚寒,则芩连难清,湿热痰结,半夏难降胃气之上逆,干姜难固肠鸣而止泻,所见胃痞,干呕,水泻诸证皆不得愈或反加重。又如调胃承气汤有硝黄泻热软坚,治伤寒温病阳明燥实,因有甘草和中,攻下而不伤正气。大约今人多有中焦脾虚伤损,体质稍弱于古人,余临床虽见阳明腑实,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或热结旁流,或热厥发狂属里热实证者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亦每加入甘草调胃之法,既可急下燥结,保存阴液,也不致损伤中气,自无寒中、结胸、痞气、虚脱等变端,尤其老年虚弱者如是。

考仲景有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白虎、理中、四逆、建中、柴胡等方皆重用甘草。后世诸家补益方固然用之,泻火解毒之方亦重用甘草。余思甘草不唯有调补之力,并有祛邪之用,抑或尚有增效之利也,故《本经》云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

贵州吴让德氏以白菊花、生甘草各120克名曰菊花甘草汤,水煎后酌加白酒恣意饮用,治多种疔疮痈肿疖之属热毒重者;刘子湜氏以生甘草、银花、皂刺、大黄各30克,瓜蒌壳1个,白芷9克,名曰内消散,酒水各半煎服,治疔毒如粟,坚硬根深如铁钉,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寒战;陈真一氏以生甘草、银花、野菊、蒲公英各30克,名曰银花解毒汤,水煎加白酒1匙和服,治火毒结聚之痈疮疖肿;陈氏又以马蹄香150克,苦参200克(酒炒),另以生甘草300克熬膏合之制丸如梧子大,治热痢、肠炎均有良效。甘草于诸多炎症病变,不唯解毒,并能缓中补虚,护正气而止痛,通经脉气血而散营卫之结滞也。

反复发作之口腔溃疡,余以地黄丸加少许干姜、附子,重用生甘草30克或甘草皮10克;若灼热疼痛甚或体温增高,用五味消毒饮加生甘草30克或甘草皮10克俱有良效,甘草不仅解火热邪毒之疮肿,亦能收少阴上浮之虚火也。

姜附固可益肾阳而消阴寒,而诸方中所用炙甘草通经脉,利血气,贯通枯涩脉道,宣通阻滞经络,阳气始易外达四布,厥回而危症得安也!

甘草甘味醇厚,于中满腹胀,气滞下利者忌用。因知脾胃气滞湿壅多因中气虚馁不能运行所致,多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如胃炎、溃疡、肠炎,多可重用甘草取效,并无脾胃壅滞之副作用。

一般而论,除邪气、收虚火、治金疮、清热解毒,甘草皆宜生用,缓中补虚则宜炙用,欲通经脉、利血气者,也宜炙用。

以上是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731.html
0大家对 甘草 冲和正味 补益阳明胃经 的评论

热门经验

「中医」相关内容

「养生」相关内容

「健康」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