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特色中医 > 针灸穴位 > 针刺方法——芒针法

针刺方法——芒针法

导读:"" 栏目下【针刺方法——芒针法】一文 是由 王细兵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644 个文字, 预计需要5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穴位"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适应病症】  芒针适应症颇多,主要用于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截瘫、胃下垂、子宫下垂、脊髓空洞症、阳萎、精神病、癫痫、前列腺炎、高血压、支气管炎、颈椎病等。  【主要刺激区】  芒针多用于体穴,亦偶用于耳穴。另外,还通常应用芒针特有穴和透穴。现将常用的体穴和刺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奇穴  (一)全知  定位:乳突下2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天牖穴下方1寸。  刺法:病人取仰卧位,头放平并略垫高。进针

【适应病症】

  芒针适应症颇多,主要用于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截瘫、胃下垂、子宫下垂、脊髓空洞症、阳萎、精神病、癫痫、前列腺炎、高血压、支气管炎、颈椎病等。

  【主要刺激区】

  芒针多用于体穴,亦偶用于耳穴。另外,还通常应用芒针特有穴和透穴。现将常用的体穴和刺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奇穴

  (一)全知

  定位:乳突下2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天牖穴下方1寸。

  刺法:病人取仰卧位,头放平并略垫高。进针时,针尖指向第二、三颈椎之侧间隙,速刺入后,轻捻缓进,手法缓和,深度为1.5~2.5寸。感应以放射到上、下肢及至全身出现麻酸胀重为佳。

  主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及脊髓空洞症等。

  (二)肩背

  定位:斜方肌上缘中部,肩井穴前1寸。

  刺法:病人取侧卧位,针尖向后下方,相当于第二、三胸椎侧面部刺入,捻转慢进。深度3~4寸。感应为局部酸麻胀,并可向后背放射。

  (三)子宫

  定位:脐下4寸,旁开3寸。

  刺法:仰卧,向会阴部斜刺,进针3~4寸。针感向会阴部及外生殖器放射。

  主治:子宫脱垂,妇女不孕症。

  (四)胃上

  定位:脐上2寸,旁开4寸。

  刺法:仰卧,向脐中或天枢方向斜刺,进针2~4寸,针感向下腹部放射。

  主治:胃下垂。

  二、透穴

  (一)太阳透下关

  刺法:病人取仰卧位,头放平,针尖斜向下稍偏后方,刺入,缓慢送针,过颧骨弓,直达下关,深度2~3寸,感应以达到上齿龈酸为佳。

  (二)迎香透下睛明

  刺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针尖向上,由迎香穴进针,沿皮透刺至睛明穴下2分许。深度2寸,局部酸胀。

  主治:鼻窦炎、面神经麻痹等。

  (三)天窗透人迎

  刺法:病人仰卧或正坐,针尖由天窗穴刺入,向下平对人迎穴,轻捻缓进。注意勿刺伤颈动脉,进针1.5寸,局部有胀酸感。

  主治:高血压病、甲状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四)志室透命门

  刺法:病人取侧卧位或正坐位,芒针从志室穴刺入,平透至命门穴,进针2.5~3寸,使针感放射至下肢。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病。

  (五)合谷透后溪

  刺法:病人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屈肘前臂平放,略握拳,取合谷与三间中点进针,轻捻送针,穿过手掌,直达后溪,略作捻转加小提插,使酸麻感向指尖放散。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麻木及震颤。

  (六)极泉透肩髃

  刺法:病人取仰卧位,举臂,于极泉穴下1寸进针,避开动脉,对准肩端缓缓送针,针深2~3寸,肩关节周围酸胀强烈,并有触电感放射至手指。

  主治:颈椎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操作方法】

  芒针针具,其规格以28、30、32号粗细为主,长度多用3寸、5寸、6寸及8寸。选穴配穴宜少而精,有些病种只需一、二个穴位。在刺法上有直刺,多用于腹部及四肢肌肉丰盛处;斜刺,用于腰背部;平刺,多用于透穴;弯刺,用于某些穴位如天突等;以及透穴如太阳透下关等。一般操作如下。

  一、进针:首先要求刺手和押手密切配合,刺手执针,使针尖抵近穴区皮肤,再放上押手。两手同时用力,刺捻结合,迅速进针,透过皮表,然后在两手配合下,轻捻缓进,送针至所需的深度。其中弯刺为芒针特有刺法,用于直刺或斜刺等均难以达到深度要求的穴位。弯刺法又称弯相刺法,是根据穴位的不同解剖情况而灵活掌握的。由于弯刺法是针体在穴位组织结构内暂时弯曲,故须选用新的质量好的针具,一般不留针,如需留针,则严格要求患者保持原有体位。

  二、行针:芒针刺到一定深度后,为了加强得气感应,应如以运针。运针时采取押手与刺手灵巧配合;刺手以拇指对中、食指挟持针柄,前后小幅度快速捻转,而押手食指轻轻向下循按针身,如雀啄之状。为扩大感应,提插范围可略大,动作宜配合默契,频而细,轻而柔,不要损伤脏器或引起病人不适感。

  三、出针:芒针多不留针,透穴可适当留针15~20分钟。出针时,亦需刺手和押手配合,顺刺入之方向缓缓退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取针后,宜令病人在诊室内体息数分钟后离开,以防不测。

以上是针刺方法——芒针法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针刺方法——芒针法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6934.html
0大家对 针刺方法——芒针法 的评论

热门经验

「穴位」相关内容

「健康」相关内容

「养生」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