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特色中医 > 针灸穴位 > 中医针灸学发展简史

中医针灸学发展简史

导读:"" 栏目下【中医针灸学发展简史】一文 是由 莫婉雪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2715 个文字, 预计需要7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中医"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针灸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黄帝咨访岐伯……针道生焉”等。但是针刺疗法真正产生的时间应该是“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

针灸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黄帝咨访岐伯……针道生焉”等。但是针刺疗法真正产生的时间应该是“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砭刺就成为刺法的萌芽时期。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了精制的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竹针、金属针等,尤其是人类发明了炼金术后,金属针具的产生大大地推动了刺法的发展。灸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温热的治疗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灸法。

在针法和灸法产生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古代哲学思想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针灸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大致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以前。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又称之为《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以阐明《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这些成就都丰富了针灸学的理论体系。

(三)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针灸专著。如晋代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隋唐时代,针灸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隋至唐初的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均佚)。唐政府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针灸学文献进行了整理校订,足见当时对针灸学的重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可以看出,两晋和唐朝期间灸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形成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唐代以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相继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针灸机构和教育体系,设立针科、灸科,在课程上确立《素问》、《灵枢》、《难经》和《针灸甲乙经》为必修课。北宋的王惟一在经穴考订和针灸学教具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他对腧穴进行了重新考订,确立了354个经穴,于公元1026年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布;公元1027年,他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供针灸教学和考试使用,这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为针灸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径。同时,由于宋代印刷术的发明,针灸专著明显增多。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促进了灸法的发展。王执中在其著作《针灸资生经》中收集了许多民间的临床经验,他善于灸术和运用压痛点诊断和治疗疾病。金代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注针法,提倡按时取穴法,建立了针灸时间医学。马丹阳善用“天星十二穴”,窦汉卿擅长应用“八脉交会穴”。元代的滑伯仁对经脉的循行及其相关的腧穴进行了考订,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为后世研究经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外,我国少数民族对针灸学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蒙古族翰林学士忽泰必烈曾撰《金兰循经取穴图解》,虽然已佚,但从《十四经发挥》可窥其原貌。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具体表现在对前代针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对于没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纳而形成“奇穴”。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陈会的《神应经》、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崑的《针方六集》、汪机的《针灸问对》、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针灸大全》对针刺手法进行了收集和评述;《针灸问对》则对针灸学术问题设立了 80多条问答,是一部学术争鸣的著作。《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该书是在杨继洲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编历代诸家针灸学术观点、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成为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

(四)针灸学术的低谷时期

清代针灸学开始走向低谷,当时医者多重药轻针,尤其是清代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于公元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在这一阶段,针灸著作主要有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廖润鸿的《针灸集成》及李学川的《针灸逢源》。总体而言,创新较少。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两医学院校,排斥和歧视巾医学;更有甚者,国民党时期竟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的议案。然而,由于中医针灸疗法的经济、方便和良好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针灸依然在民问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以承淡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创办针灸学社、学校,培养针灸人才,为保护和发扬针灸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上是中医针灸学发展简史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中医针灸学发展简史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6573.html
0大家对 中医针灸学发展简史 的评论

热门经验

「中医」相关内容

「针灸」相关内容

「针灸甲乙经」相关内容

「灵枢」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