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鉴别 > 草乌的鉴别方法

草乌的鉴别方法

导读:"" 栏目下【草乌的鉴别方法】一文 是由 郑萌雪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110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草乌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乌头。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坐骨神经痛,腹中寒痛,跌仆剧痛。 来源 北乌头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和乌头Ac

草乌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乌头。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坐骨神经痛,腹中寒痛,跌仆剧痛。

来源 北乌头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和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

产地与分布 1.北乌头:主产东北及内蒙、河北、山西等省。销北方各省。

2.乌头:主产四川、陕西,野生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甘肃等省。销南方各省。

鉴别要点 北乌头和南乌头的主要特征:前者母根为圆锥形稍弯曲,形似“鸟喙”。顶端常有残茎痕,棕褐色,有的有枝根痕,子根光滑较小、质坚硬,横切面可见多角形成层纹,味辛麻舌。而南乌头形似上种略短而粗,常可见子根或脱离母根的痕迹,余同上种。

而多种混淆品,除黄草乌块根较长外,余均在5cm左右,且切面形成层亦有差异,特别是圆锥序乌头块根成对,多根乌头则块根常3~4个链状合生。对照图文不难区别。

名典鉴别 ①《神农本草经》:“乌头味辛温。主中风……除寒湿痹、欬逆上气,破积聚一……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一名奚毒、一名鸟喙。生山谷。”②吴普曰:“乌头形如鸟之头也。有两歧相合如鸟之喙者,名曰鸟喙。喙即鸟之口也。”③梁?《名医别录》曰:“乌头、乌喙生朗凌山谷。正月、二月采,阴干。长三寸以上者为天雄。”④陶弘景曰:“今采用四月,亦以八月采。捣笮茎汁,日煎为射罔,猎入以缚箭,射禽兽十步即倒,人中亦死。宜速解之。朗陵属汝南郡。”⑤明?李时珍曰:“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又曰:“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⑥清?《本草从新》:“草乌头,野生,状类川乌,故亦名乌喙。”

快速鉴别 1.北乌头:母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似乌鸦头,故名“乌头”,长3~7cm,直径0.6~1.8cm,顶端常有残茎或茎痕。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具皱缩纵皱纹,有时有突起的枝根;子根附生于其上,表面光滑而形较小。质坚硬,难折断,切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粉质,可见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气微,味辛辣麻舌(嚼时注意,有剧毒)。

2.乌头:母根呈纺锤形至倒卵形,长2~5cm,直径1~2.5cm,上部具残留茎基。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突起的须根痕。子根亦呈纺锤形,表面较光滑,稍具细皱纹,上部一侧可见有与母根脱离后的疤痕。质坚脆,切面灰白色有环状形成层。气微,味辛辣麻舌(嚼时注意,有剧毒)。

以上是草乌的鉴别方法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草乌的鉴别方法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519.html
0大家对 草乌的鉴别方法 的评论

热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