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人体经络 > 经络治病 > 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

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

导读:"" 栏目下【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一文 是由 骆渝泉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2640 个文字, 预计需要7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春夏秋冬"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四对养生的一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历述逆从四时阴阳对人体健康的利弊之后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后人对这段话的理解,则见仁见智,诸说纷纭:其一,如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其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从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四对养生的一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历述逆从四时阴阳对人体健康的利弊之后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后人对这段话的理解,则见仁见智,诸说纷纭:其一,如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其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从阴阳互根的角度提出在生理状况下的食养原则。所谓“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阴阳之所以能生能化,全赖二气交互为用,“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所以春夏宜寒凉之食,济阳以生;秋冬宜食温热之品,助阴之化。其二如张介宾,虽也以阴阳互根为理论依据,但其着眼于春夏与秋冬之间的阴阳互用,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类经》)。力主春夏宜温养,使阳气充长,以为秋冬阴盛之用;秋冬宜填精滋阴,以供春生发之使。若春夏因风寒生冷而伤阳气,至秋冬多有寒热往来及泄下等病;秋冬纵欲,或过热而伤及阴气者,春夏则多患火证。其三如张志聪,从人体阴阳二气在冬、夏二季中的盛衰不同处讨论“养阴”与“养阳”。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素问集注》),因此春夏宜补养内虚之阳,秋冬宜补养内虚之阴,“以从其根本而培养也”。其四如杨上善、马莳、高世栻等,均以顺应四时为言。杨上善以四时阴阳浮沉言,认为“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黄帝内经太素》)。春夏阳气生发,故万物宜升宜浮,应顺而养阳,反之秋冬宜沉宜降以养阴。马莳以顺从四时的生长收藏言,高世栻也说:“夫四对之太少阴阳者,乃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春)之气生,太阳(夏)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秋)之气收,少阴(冬)之气藏。”(《素问直解》)

从《内经》本义来讲,或许最后一种解释更为质朴自然,切近原意。但其所言仍为原则概念,难得具体。前三种所论,虽难免有所穿凿,但各有发挥,更有助于这一理论的深化,可以说是历代众多养生家经验的总结。

王冰与二张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春夏与秋冬,是用阳为妥,还是以阴为宜。在炎热的环境下,机体代谢亢进,体表血管扩张,出汗以散热;寒冷时则代谢转缓,体表血管收缩,极少出汗,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近年来科研报道表明,中药中的寒凉药大多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缓循环、呼吸等代谢活动。相反,温热药能促进代谢兴奋中枢。因此,用寒凉以消暑,用温热以御寒是合乎生理活动需要的,也是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调治原则的体现。另外,又有实验报道,滋阴药与温阳药在使用时,其疗效存在着季节性差异。如阳虚者用单纯温热药补阳,在其它季节用之有效,而在阳气最盛的美季非但效果不显,反更不如不用药者。同样,阴虚者用单纯滋阴药物,在阴盛之寒冷季节效果亦反不如不用药者。根据中医理论,阳盛助阳,谓“独阳无阴”;阴盛益阴,谓“独阴无阳”。虽一是气候之阴阳更迭,一是药物性味之偏胜,但其作用于人则一,以致偏胜愈加,效果反差。王冰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的主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适宜的。然而春夏贪凉,过于用冷,秋冬避寒,温热太过,以致重阴则寒,重阳则热而生病患。所以张介宾说:“今见四时之病,盛夏每多吐泻,深冬偏见疱疮,诸如此类,岂非冬多内热,夏多寒中乎!”(《景岳全书》)张氏所论,从病理角度言,亦有至理。夏季炎热,阳气过度外泄则里必亏虚;冬主封藏,阳气内敛而盛于里,则阴为之不足。有人测定人体超微弱光的发光值发现,正常人夏季发光值比冬季增高177%,似可为夏季阳气外泄最多之证明。而人体的一些生理指标,如甲状腺素、胃酸、皮质酮及血压等都以冬季为高,似亦为冬季阳气内藏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由此可见张志聪所论亦非杜撰。

在夏季阳盛之时,二张主以阳养之,在养生理论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以前人的养生实际经验为基础的。葛洪即谓“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抱朴子·极言》);传为孙思邈所作之《孙真人卫生歌》指出:“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生疟痢。”这些讨论将单纯的应顺自然四时的变化,深入到结合人体内部自身的阴阳消长转化,显然更具有针对性,方法也多样化。实开宋元以后“夏月伏阴”、“冬月伏阳”之先河。近来在对上海、南京等地5万余例死亡者统计时发现,死于冬季者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而福建省建阳等四县在统计1975—1981年间1294例死亡病例时,则以6月份死亡率最高,似可说明冬夏二季最难将养,尤其在阴阳转换之际更须着意。孙思邈强调“四月十月不得入房,避阴阳纯用事之月”(《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亦是此意。关于四时养生,夏月王冰主张用寒而二张主以养阳,冬月王冰主用温热而二张主养阴,各执一理,又当如何适从?经谓“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实为互文,可不必拘执于养阳、养阴,而谨守和其阴阳以调之,此即是“从其根。”明代万全《养生四要》谓“春夏养阳也,济之以阴,使阳气不至于偏胜;秋冬养阴也,济之以阳,使阴气不至于偏胜也”,其亦无非调阴阳以纠其偏胜的意思。一般讲,夏季养生宜清凉益气(气为阳),冬季以填精温肾为妥,王氏二张之法宜据其体质、实情参合用之。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夏月伏阴,冬月伏阳”等理论指导临床,便产生了“冬病夏治”及“夏病冬治”的调理方法。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泄泻等病属阳虚不足者,每至秋冬阳气肃索之时病势转重,必待春暖阳气来复才逐渐缓解。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病情缓解时,纠其阴阳之偏,温益其阳,则冬季病情可减轻或不发,这就是春夏的“养生”、“养长”以供奉“秋收”、“冬藏”之用的道理。张璐据此理论,在三伏天创用白芥子涂法,用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等辛热之品,涂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助阳气以祛阴寒,治疗冷哮每每应手。此法至今仍沿用于临床而有奇验。又如腿寒腰痛等病证,冬季发作最剧,患者常在伏天进行针灸治疗,俗称“打伏针”,多可相安一冬。体虚之人至春夏阳气发动之时,由于缺乏充盛的精气可资化生升发而难以支撑,此等患者如能于冬季精气伏藏之际及时补益精气,则来春生发有源,自可安然无恙。民间惯在冬令进补.也是与“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理论分不开的。

“冬病夏治”与“夏病冬治”,与其谈是治病,不如说是预防更为确切。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和调阴阳,使阴平阳秘,自然可以有病祛病,无病延年。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了吧,具体看上文介绍,另外小编骆渝泉在上文还介绍了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的相关内容,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用哦!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3542.html
0大家对 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 的评论

热门经验

「春夏秋冬」相关内容

「阳气不足」相关内容

「中医」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