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词典 > 真菌类 > 雷丸

雷丸

导读:"" 栏目下【雷丸】一文 是由 符敛招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243 个文字, 预计需要4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雷丸"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药 名】:雷丸 【拼 音】:LEIWAN【英文名】:Stone-like Omphalia【来 源】: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功 效】:消积,杀虫。【主 治】:治虫积腹痛,疳积,风痫。【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 “入手、足阳明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脾、胃三经。”③《玉揪药解》: “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药 名】:雷丸

【拼 音】:LEIWAN

【英文名】:Stone-like Omphalia

【来 源】: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

【功 效】:消积,杀虫。

【主 治】:治虫积腹痛,疳积,风痫。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入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 “入手、足阳明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脾、胃三经。”③《玉揪药解》: “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或煎水洗。

【别 名】:雷矢(《范子计然》)、雷实(《吴普本草》)、竹苓(《纲目》)、竹林子、竹铃芝(《中药志》)、木连子(广西中药志》)。

【处方名】:雷丸、雷丸粉、来丸

【商品名】:雷丸。以个大饱满、质坚、外表黑褐色、断面白色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职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

【拉丁名】:Omphalia Polyporus mylittae Cood. Et Mass.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雷公炮炙论》:“凡使雷丸,用甘草水浸一夜,铜刀刮上黑皮,破作四、五片。又用甘草汤浸一宿后蒸,从巳至未出。日干,却以酒拌,如前从已至未蒸,日干用。”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菌核为球形或不规则的圆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销隆起的网状皱纹。质坚实而重,不易破裂;击活盾断面不平坦,粉白色或谈灰黄色,呈颗粒状或粉质。质紧密者为半透明状,可见有半透明与不透明部分交错成纹理。气无,味谈,嚼之初有颗粒样感觉,微带粘液性,久嚼则溶化而无残渣。以个大、饱满、质坚、外紫褐色、内白色、无泥沙者为佳。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陕西。此外,浙江、湖南、广东、安徽、福建等省亦产。显微鉴定:粉末:灰白色。主为不规则形菌丝团块有菌丝碎片,无色,少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外层菌丝)。散在的菌丝较短,直径4-6 μm,有分枝。草酸钙方晶少数,细小,直径约至10μm。粉末遇5%氢氧化钾液显淡橙红色。

【中药化学成分】: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盟形。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含量约3%,为驱绦虫有效成分,加热失效。此酶在 pH8溶液中作用最强,酸性溶液中无效,0.06微克在10毫升弱碱性(pH8)溶液中即有分解蛋白质作用。含雷丸蛋白酶,这是一种含糖蛋白与巯基的酶,其最适量PH为7.48,等电点为4.35,最适量温度48℃,对酯有水解作用,具凝乳作用,对某些菌有溶解作用。另含雷丸多糖,其化学结构是以β-(1→3)葡萄糖为主链,带有1→6支链的葡萄聚糖,平均分子量为1183000。

【中药化学鉴定】:刮取本品外层黑褐色菌丝体少量,加氢氧化钠试液1滴,显樱红色,再加盐酸使呈酸性,则变黄色。(检查菌类色素)

以上是雷丸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雷丸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2432.html
0大家对 雷丸 的评论

热门经验

「雷丸」相关内容

「中医」相关内容

「中药」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