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词典 > 花类 > 谷精草

谷精草

导读:"" 栏目下【谷精草】一文 是由 方粟枫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239 个文字, 预计需要4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谷精草"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药 名】:谷精草 【拼 音】:GUJINGCAO【英文名】:Buerger Pipewort Flower【来 源】: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功 效】: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主 治】: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性味归经】:辛甘,凉。①《本草拾遗》:“味甘,平。”②《日华子本草》:“凉。”入肝、胃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阳明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药 名】:谷精草

【拼 音】:GUJINGCAO

【英文名】:Buerger Pipewort Flower

【来 源】: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

【功 效】:祛风散热,明目退翳。

【主 治】: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性味归经】:辛甘,凉。①《本草拾遗》:“味甘,平。”②《日华子本草》:“凉。”

入肝、胃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阳明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用药忌宜】:《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药物配伍】:《本草述》:忌铁。配密蒙花,明目退翳;配防风,疏风明目止痒;配龙胆草,疏风泄热退翳;配石决明,清肝明目祛翳。

【别 名】:戴星草(《开宝本草》)、文星草、流星草(《纲目》)、移星草(《现代实用中药》)、珍珠草(《江苏植药志》)、鱼眼草(《陆川本草》)、天星草(《南宁市药物志》)、佛顶珠、灌耳草(《四川中药志》)

【处方名】:谷精草、谷精珠

【商品名】:谷精草:为谷精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或赛谷精草的全草或花序。以花序大而紧密、干燥、色灰白,花茎短、无杂质者为佳。

谷精珠:为植物华南谷精草E. sexangulare L. 及毛谷精草E.australe R. Br.的头状花序。此非正品。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去泥杂,晒干。《本草图经》:“谷精草,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春生于谷田中,叶杆俱青,根、花并白色,二月、三月内采花用。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

【拉丁名】:药材Flos Eriocauli原植物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考 证】:出自《开宝本草药》。

【生药材鉴定】: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花序下连一细长的花茎,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质柔,不易折断。臭无,味淡,久嚼则成团。以珠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绿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同属植物赛谷精草 Eriocaulon sieboldtianum Sieb.et Zucc. Ex Steud.及白珠谷精草 E. Nudicuspe Maxim.的带花茎的头状花序亦同等入药。头状花序较小,直径2~4毫米,灰黄色,小花十几朵,较疏松排列,花茎细而柔软,有时带有叶片。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习惯使用华南谷精草 E.sexangulare L. 及毛谷精草E. Australe R. Br. 的头状花序, 通称“谷精珠”。

【中药化学成分】:内含谷精草素。

以上是谷精草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谷精草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2249.html
0大家对 谷精草 的评论

热门经验

「谷精草」相关内容

「植物」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