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词典 > 根类 > 杜茎山

杜茎山

导读:"" 栏目下【杜茎山】一文 是由 童乃菲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700 个文字, 预计需要2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植物"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本草图经》) 【异名】土恒山(《纲目》),踏天桥、水麻叶(《湖南药物志》),山茄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叶。 【植物形态】杜茎山 常绿灌木,高1~3米,少分枝,有时攀援状,全部秃净。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或基部全缘,中部以上有疏锯齿;叶柄长0.5~1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3厘米;花

 

杜茎山

t>(《本草图经》)
【异名】土恒山(《纲目》),踏天桥、水麻叶(《湖南药物志》),山茄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叶。
【植物形态】杜茎山
常绿灌木,高1~3米,少分枝,有时攀援状,全部秃净。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或基部全缘,中部以上有疏锯齿;叶柄长0.5~1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3厘米;花黄白色,生于短柄上;小苞片阔卵形至肾形;萼、花冠5裂,花冠管长3~4毫米,长约为萼片的3倍;雄蕊5;雌蕊1。浆果球形或卵形,花萼宿存。种子多数,黑色。花期春季。
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分布长江中、下游至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果实中含杜茎山醌。
【性味】《本草图经》:'苦,寒。'
【功用主治】祛风,解疫毒,消肿胀。治感冒头痛眩晕,寒热躁渴,水肿,腰痛。
①《本草图经》:'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烦渴,头疼,心躁。取其叶捣烂,以新酒浸,绞汁服之。吐出恶涎甚效。'
②《湖南药物志》:'祛风寒,消肿胀。治腰痛,感冒头痛,眼目晕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水肿:杜茎山、泡桐、通草,水煎去渣,加豆腐一块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黄肿,腹水:杜茎山根、地茄子根、野黄麦菜、灯笼草各一两。水煎服,以绿壳鸭蛋为引。(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皮肤风毒:杜茎山根与白糖,煎服。(《广西植物名录》)
④止血,消肿痛:杜茎山茎叶,捣烂敷。(江西《草药手册》)

 

以上是杜茎山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杜茎山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1685.html
0大家对 杜茎山 的评论

热门经验

「植物」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