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力中医网 >中医药 > 中药词典 > 根类 > 艾纳香

艾纳香

导读:"" 栏目下【艾纳香】一文 是由 曾任俊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 约 1098 个文字, 预计需要3分钟 时间阅读完,请您耐心,愉快舒心地阅读。如果想要浏览 "艾纳香" 及更多相关知识,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多关健词 + 空格精准搜索,阿力中医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

本文简介:【拉丁名】药材Herba Blumeae Balsamiferae原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别 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处方名】艾纳香、大风艾【药用部位】本植

【拉丁名】药材Herba Blumeae Balsamiferae原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
【别 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处方名】艾纳香、大风艾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艾纳香根)、叶片的加工品(艾片)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广西及贵州有栽培。药材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的质量较好。采后晒干。
【内容介绍】艾纳香根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根,植物形态详艾纳香条。
【功 效】温中活血,法风除湿,杀虫。
【功用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治风湿痛,跌打瘀痛,产后骨痛,受凉腹痛,腹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性味归经】辛苦,温。 ①《海药本草》:“温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 ③ 《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入心、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阴虚血热者慎用。
【药物配伍】配石菖蒲,祛风除湿。
【炮制方法】净制:采收后,洗净,鲜用或阴干。
【考 证】出自《开宝本草》;《广志》:“艾纳香,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纳香,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叶略皱缩或破碎,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灰绿色,略粗糙,被短毛,下面密被白色长绢毛,嫩叶两面均密被银色长绢毛,叶脉带黄色,下面突出较显;叶柄半圆形,密被短毛。叶质脆,易碎。
【中药化学成分】茎、叶含挥发油,主为ι-龙脑(Borneol),以及少量1,8-桉叶素(Cineole)、柠檬烯(Limonene)、ι-樟脑、倍半萜烯醇、乙酰间苯三酚二甲醚(Di-methyl ether of phlo-roacetophenone)等。还含糖甙。 全草含黄酮甙、香豆精、三萜(或甾体)、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油(含龙脑)。 叶含挥发油,油中含l-龙脑(l-borneol)、樟脑及其他萜类,尚含少量花椒油素(xanthoxylin)。另从干叶中分得黄酮化合物(2R,3R)二氢槲皮素-4′-甲酯[(2R,3R)-dihydroquercetin- 4′-methyl ester]及(2R,3R)二氢槲皮素-4′,7-二甲酯。

以上是艾纳香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标题:艾纳香
本文地址:https://www.aniys.com/zhongyi/s11654.html
0大家对 艾纳香 的评论

热门经验

「艾纳香」相关内容

「中医」相关内容

「中药」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