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超市加盟项目

便利店“至好时代” 疫情引发的十大要点

   日期:2021-10-02     来源:阿力盈商网     作者:许魁云     浏览:296    

当下的便利店普遍布局在一至五线城市,市场容量大。不少行业人士觉得,属于便利店“至好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动荡与机会并存,疫情也许是对我们考验。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疫情引发便利店的十大要点。请往下看!

便利店2.jpg

1、生鲜需求激增,“卖菜”成新常态


由于菜市场等购物场所关闭,便利店以便利性和灵活性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生鲜便是其中之一。便利店们都在突破传统基因,为民众提供更及时服务。


由于面向的客群不一致,从前蔬菜生鲜并不是便利店货架上的常见商品。因为便利店服务的是年轻白领,而到超市选购蔬菜肉蛋的则更多为中老年群体,便利店里放“蔬菜肉蛋”,难免会劝退一部分注重“逼格”的白领。


但特殊情况下,人们对于“菜篮子”的关注格外高,人人有了“囤积癖”,对于便利店的包容也在变高。蔬菜肉蛋的需求缺口给便利店提供了土壤。不少便利店重调货品结构适配疫期的供需关系,便利店卖菜成常态。


在一些社区门店,便利蜂便提供了大量瓜果蔬菜和米面粮油等生鲜食材。便利蜂对外称,在未来,品牌也将根据形势和用户需求计划拓展生鲜业务。


2、“最后1公里”配送,是抢客杀手锏

便利店3.jpg

据了解,春节期间,苏宁小店采取了线上预定、线下自提的模式,并在部分门店放置了蔬菜与水果。


此外,此次疫情中,罗森(需求面积:30-150平方米、已进驻25家购物中心)、全家、光明便利店等都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电商平台持续提供外卖服务;饿了么与武汉商贸链平台万吨通联合在武汉设置100个自提点;Today便利店、有家便利店也成为自提地点之一。


便利蜂则支持3公里内送货上门,但需要承担一定的配送费用。据悉,疫情期间,便利蜂开通外送服务的门店比例紧急提升到80%,夜间也有超过60%的门店提供外送服务。


经过疫期的积累,便利蜂透露目前正以社区为中心,以生鲜、副食、快餐配送为主业态,打造“最后一公里”社区生活圈。


3、货储不足,用“替代品”疫下解围

便利店4.jpg

2003年非典期间,便利店开店数稀缺,大多数品牌只在某一区域形成规模,因此门店间可以快速调配商品。


而今,全家、罗森、7-11等便利店都已形成全国性的规模,此次疫情中较大的挑战则是如何调节跨区域联动的难题。


尤其湖北地区,由于限行令,物流配送、外地供货商难以进入湖北地区,预包装食品,譬如泡面、罐头等供应均受影响。


以罗森为例,该品牌在中国拥有8个子公司、3个授权方,这其间的物资流动、调配等相关工作十分棘手,在一些疫情重灾区湖南、浙江,尤其是湖北(罗森有400多家门店)等地都出现了货物严重短缺现象。


万般无奈下,罗森、全家、7-11等便利店只能寻求外围支援。疫情期间消费者对商品的品牌敏感度降低,不少便利店采用“同类替补”的方法。


比如速食类盒饭出现供应危机,则会寻求冷冻食品替代。对于牛奶等饮品而言,消费者对光明、伊利、蒙牛、维记等品牌的喜好度趋同,进货上互相替补。


对于便利店行业来说,虽然疫情期间商品需求显著提升,客单价有所增长,但由于供货商升价、运输成本提高等原因,便利店用于解决供应链的支出也比以往都要高。


4、缺人力,营业时间从24H缩至16H

便利店5.jpg

疫期碰上春节假期,本就人员短缺,加上一部分员工无法克服心理恐惧,选择了辞职,这一现象让便利店陷入用工难的境地。据红商网统计,一线城市的连锁便利店员工缺口基本在30%左右,严重者高达50%,


以罗森为例,品牌在中国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是务工人员返乡的重点区域,人力缺口在多方调配后依然还有30%。


而国大连锁旗下的子品牌36524便利店一线人员的到岗率也在70%左右,人力仍然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国大连锁透露,目前36524有40%左右是钟点工,而这部分员工几乎都已不上班,为了减少剩余员工的工作量,36524有30%的店铺从24小时制缩短到了16小时制。


为了解决用工难,罗森同样缩短了华东部分便利店的营业时间,由24小时改为16小时制,节省约20%的人力。与此同时,罗森大力向社会招募兵马,并与拥有相似人才库的公司进行人力置换。


5、全国情况不一,运营因地制宜

便利店6.jpg

由于全国各地区的疫情严重性不一,疫情的变化也每日不一,因此便利店无法采取全国统一的经营方案。


罗森的首一步动作就是对各个区域总经理充分放权,在营业时间、人员调配、货品供给上充分给予自主权。


此外,不少便利店会根据实际变化的市场需求,积极灵活调整货架上的商品组合。例如,加大消杀防护用品配给,这一类商品消费客群宽泛,除了普通消费者会购买外,便利店本身的防护也需要大批量的物资。京东便利店、便利蜂等都在店内增设了防疫专架。


6、社区便利店“火了”,这些店却惨淡

便利店7.jpg

社区便利店的盈利额在增加,但位于办公楼、商业街、高校及附近的门店等却在亏损。


往年春节,便利店在办公楼、CBD点位会关闭部分门店,因为外地员工回乡过春节,许多便利店会用寒假工替代。回乡员工返工后,也需要先隔离14天,这也导致这部分门店在运营上更加困难。


加上如今延迟复工、在家办公、延迟开学等原因,这些门店或被迫关闭,或销售大幅下跌。


针对这些问题,便利蜂和全家都对以上店型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春节期间,调度了大批民生商品,包括长面包、方便面、纯净水、卤蛋等基础食品。并对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门店加大了口罩的投放力度。


7、无人便利店“复活”,风口又来了?

便利店6.jpg

2016年,亚马逊率先推出了Amazon Go无人便利店,一时间无人零售成为爆炸性的风口,出现了缤果盒子、淘咖啡、果小美、猩便利、小麦铺等“无人”品牌店。


但由于消费者对“无人”模式始终有所顾虑,无人便利店一直无法大面积铺开,作为日本便利店三大巨头之一的罗森,也直到2020年才开出真正的无人零售门店。


疫期“无接触”成为热词,无店员、扫码即走的便利店反而给了消费者安全感。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无人便利店迎来高光时刻。


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交付后,疫区无人超市随即上线,其由阿里的淘鲜达和湖北连锁超市中百仓储承建,超市24小时营业。疫期首一天便服务过200人。


但看似起来的无人零售,根本性的问题还未解决。


疫期只是提升了营业额,但无人零售想要长久发展,前期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和系统研发上,店面大量的智能设备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同时货损率极高,这些问题并不能借助疫期的推动解决。


无人便利店经历疫情后,二次爆发有待时间检验。


8、“便利店+”出现,转型跨界正流行

便利店8.jpg

“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的概念正席卷零售行业,带来思想和商业模式上的变革,品牌转型跨界成“日常”。


在便利店行业,一众品牌也在不停抢夺其他业态的客流。全家跨界开咖啡厅,加入健身洗衣等业态;7-11在店内售卖药品,办Seven银行;罗森联合bilibili开设二次元主题店卖周边产品......


借助疫情的东风,便利店也都增加了部分“超市”的服务业态,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便利店升级转型,让消费者适应便利店卖生鲜和其他商品的违和感。


9、本土便利店崛起,抢占市场

便利店9.jpg

在国内,7-11、全家和罗森长期占据了便利店的top3,但近两年,如便利蜂这样的本土竞争对玩家也开始冒尖,加上此次疫情的助推,国内便利店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便利蜂2017年迎来首批门店开业,截止2020年3月前,全国门店数已突破1500家。许多本土便利店快速推出热干面、打卤面等更接地气的食物,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另一方面,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的新秀便利店更快速地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对人力的依赖,全自动订货系统等能更精准地作出运营决策。


10、便利店至好的时代到来?

便利店10.jpg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约为2812亿元,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约为13.5万家,较上一年增长10.3%。预计2020年门店数量将接近15万家,总销售额达2800亿。


中国市场上,便利店正在茁壮成长。疫情期间,中国便利店行业还迎来政策加码。商务部等13部门日前联合发布政策,提出18项政策措施明确支持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作为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更好地满足便利化、品质化的民生需求。


疫情下国家一定会下方一些好政策激励我们,将极大推动便利店的发展,属于中国便利店的“黄金时代”,或已悄然而至。对此,大家怎么看?先介绍到这里,需要了解更多可以关注品牌网!


分享
 
项目其他资讯
友情提示:关于便利店“至好时代” 疫情引发的十大要点小编就给大家说这么多了,大家要是想加盟的话,可以到文章底部留言,我们客服会及时联系你!另外,小编提醒大家根据自己的创业规划和经济实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加盟品牌。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其他的超市品牌,可以打开超市了解更多的超市加盟品牌项目!
快速留言,获得商家回复,第一时间获取项目加盟准确情况

同类加盟品牌推荐

便利店项目推荐
推荐便利店品牌资讯
热门超市行业
推荐超市好项目